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11年毕业生双选会
一、活动背景: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各级政府采取多项措施提高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集美大学更是把毕业生就业问题摆在学生工作的首位。我院就业会在成功举办了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制作培训讲座”和“形象设计讲座”、“毕业生就业咨询会”等大型活动以及多次的面试技巧和面试礼仪讲座后,又举办此次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11年毕业生双选会。
二、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双选会,为各企业单位提供一个零距离接触和招募毕业生的机会,也为我院毕业生筑就展现自我风采,表现自我能力的舞台,提高我院就业率。同时也是各企业宣扬自我,展现企业文化的好时机。
三、活动名称: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11年毕业生双选会
四、活动口号:你我共创美好未来。
五、活动时间:2011年11月23日 14:00-17:30
六、活动地点: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灿英楼一楼
七、活动对象: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毕业生、各企事业用人单位
八、活动内容:
1.调查毕业生
形式一:问卷调查(即了解毕业生的第一专业取向,第二专业取向,所需的待遇和职位或还需哪些面试技巧的培训)。
形式二:向各毕业班的班长和团支书了解此届毕业生的质量和毕业生对企事业单位的要求。
形式三:邀请校、院指导老师或领导为此次活动提出建议并为学生做咨询工作。
负责部门:培训部
2.准备工作
(一)、对毕业生做好全面的面试准备工作
形式一:提前1至2周即11月7日至11月16日,采用流动宣传板的形式对毕业生进行面试方面的指导,主要是在举办完“毕业生就业咨询会”的基础上,再做一些补充。(如:穿着方面的指导和面试心理战术的指导)
形式二:提前3天至5天即11月18日至11月23日,用海报的形式将参与招聘的企业的相关信息贴于流动宣传板上。让毕业生尽早了解用人单位,早做好准备。(能深入了解该企业,是面试官很看好被面试者的一个因素)
形式三:请一至两位的专家为毕业生做关于面试技巧和注意事项的讲座。(由于已经有办过面试方面的系列讲座,故在征求大四的基础上,和老师再协商办类似活动)
负责部门:培训部和实践部
(二)、前期准备
(1)、联系商家
形式一:寻找能为本次活动充当中间桥梁的组织或机构,如人才网,厦门创业者协会等。由这个中间桥梁引领优秀的企事业单位来我院参加招聘。
负责部门:公关部
形式二:会内人员电话公关,真诚地邀请。(11月9日-16日)
负责部门:全体就业会人员
形式三:老师和辅导员的邮件及电话的邀请。
负责人:老师与辅导员
形式四:登门拜访。亲自走访商家,手持策划,用心交谈,诚恳邀请。
参与者:实践部和主席团
(2)本活动的的赞助
负责部门:公关部
(3)宣传
宣传方式:宣传单、海报、横幅、校内网、校BBS、就业会网站、学院主页
参与部门:宣传部和培训部
宣传时间:11月16日-11月20日
①双选会前期宣传:
A、温馨提示(前期)
动用学院内的各大宣传板和宣传栏对毕业生进行面试注意事项和面试技巧的温馨提示。
B、企事业单位信息(后期)
11月16日至12月20日,将确定参加双选会的企业的信息以海报和网站信息发布的形式对其进行宣传。
②双选会现场的宣传:
A、企业信息静态展
以海报的形式列举企业信息,粘贴于招聘地点的咨询台旁的大展板上。旨在言简意赅地传递企事业用人单位的信息和公司的文化以及招聘岗位。同时方便毕业生第一时间获取本次双选会的企事业用人单位信息,且方便毕业生就地做出择取,选到中意的单位。
B、企业信息动态展
在有海报宣传企业信息的基础上,力求做一份以PPT或DV或电子相册或照片展等有声的动态的电子展板。目的就是让毕业生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内部建设、制度、企业文化。(这对双方都是有必要的)
(三)、活动现场
工作人员签到 现场布置 商家签到
接待商家 安排现场
招聘 活动结束 欢送商家
现场指导人员:陈小雪、许立端、谢枝活 其他人员安排详见附录1)
(四)后期总结:
主要内容:就业会工作人员交流并总结经验,汇集成文。 (五)效果反馈:
(1)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向参与此次活动的毕业生询问他们对此次活动的满意程度以及此次活动的优势和不足。
(2)通过电话的形式或问卷向参与此次活动的商家询问招聘情况的满意程度以及此次活动的优势和不足。
九、活动要求
1.对来会企事业单位:认真填写好邀请函上的回执单,并于 11月 16号之前发到我院的(最好用传真)。用人单位招聘的相关宣传材料(含招聘要求)自带如需提前宣传或由就业会安排宣传,需提前与就业会协商。由于我们要提早对企事业单位进行宣传,所以要求其尽量在回回执单时附上相关信息。
2.中介合作机构的义务:由该机构收集其出面招集过来的用人单位的信息,并于2011年 11月16日之前交予我院就业会,需要招聘的用人单位中与本院专业(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的不少于15家。并提前企业半小时到活动现场。
3.对毕业生:各参加面试的同学高度重视,狠抓落实,认真准备,严格按照面试流程面试。并提前半小时到活动现场签到。
4.对赞助商的要求:赞助商与我方达成协议后,需遵守承诺,按时按要求完成本次的赞助。
5.对就业会: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本次活动能顺利有序地进行,要精心组织,层层推进。遇到突发事件要沉着应对。充分展示学生优势,争取做到让企业满意,使本次活动更具覆盖面和影响力。按时负责地完成对赞助商的宣传义务,落实各项宣传工作,达到对赞助商允若的宣传效果
十、现场布置
负责人:卢浩
参与人员:宣传部
十二、人员安排
附录1:双选会现场
活动项目 |
具体活动安排 |
时间 |
负责人 |
其他工作人员 |
场地布置 |
搬桌椅,帐蓬 |
11月23日 |
生祥 |
、全体 |
其他布置 |
11月23日 |
卢浩,高晗 |
宣传部 | |
签到 |
工作人员签到 |
|
丽苹 |
办公室 |
接待商家
|
到门口接商家并送到指定位置 |
|
慎洪,小云 |
公关部,实践部 |
维持现场秩序 |
尽量帮助商家招聘、协调好商家、毕业生、老师的关系 |
|
媛媛,发强 |
培训部 |
送商家 |
|
|
主席团 |
办公室,培训部 |
整理现场 |
|
|
烨奇,发强 |
全体 |
拍照 |
|
|
烨奇,生祥 |
实践部 |
咨询台 |
|
|
冯鹏 |
小云,慎洪,丽苹 |
活动负责人: 冯鹏 18259280283 颜小云15980791752
备注:商家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联系负责人
主办: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分团委
承办: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就业会
策划时间:2010年11月7日
策划人:冯鹏 颜小云
生物工程学院2012届毕业生专业简介
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2月,其前身是创办于1972年的厦门水产学院食品工程系。自1972年以来,学院共培养各类毕业生3300多人,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许多毕业生成为社会知名人士、单位骨干。学院现设有食品科学、微生物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食工加工与安全农业推广硕士和食品工程工程硕士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环境工程3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设有4个教研室:化学教研室、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生物工程教研室、环境工程教研室;2个研究所: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研究所、集美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1个中心:厦门市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实验室: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基础实验中心和食品与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室。学院配备完善教学实验室,设备先进,利用率高。200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学院综合实验大楼(灿英楼),总建筑面积10821平方米,其中实验室总面积6800余平方米,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总值3000多万元。
学院具有一支整体结构合理、师德师风优良、综合素质高、发展趋势好的师资队伍。全院现有专任教师69人,实验技术人员15人,其中专任教师中教授12人,副教授30人,具有博士学位30人,硕士学位27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比例60.9%,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43.5%。学院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攻关、国家863、福建省科技计划、厦门市科技计划等项目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并逐渐在水产品加工及其基础研究、农副产品保鲜与加工及综合利用、食品发酵工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海洋生理活性物质资源开发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与研究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食品科学
学 历:三年制硕士研究生
毕业生人数:16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较系统地掌握化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所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水平和发展动态,掌握现代实验技术与技能,具备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具有独立从事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技术开发和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食品科学专业人才。
主要学习课程:食品微生物学进展、高级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高级食品化学与营养学、食品科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现代仪器分析、食品高新技术、发酵原理与技术、食品酶工程学、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分子生物学、海洋生物资源与开发、水产品贮藏加工、农产品贮藏加工 、果蔬采后生理学
研究方向和就业方向:
1、食品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在食品加工及制造中的应用。
2、食品工艺技术:食品加工过程的化学变化理论;风味化学及营养学;食品中的功能因素;食品制造技术及保藏理论;新型食品加工设备;食品分离技术;包装技术以及冷冻、冷藏、干燥的传质、传热理论等 。
3、食品发酵工程: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实现产业化的主要途径,研究内容包括,发酵微生物菌种的选育和改良,发酵工业设备,发酵工艺与过程测控,发酵的目的产物的分离,提取及纯化。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于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相关管理、生产、科研、教学等工作。
微生物学
学 历:三年制硕士研究生
毕业生人数:14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微生物学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了解所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水平和发展动态,掌握现代实验技术与技能,具备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具有独立从事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学习课程:应用微生物学进展、高级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微生物遗传育种、现代仪器分析、活性物质开发技术、发酵原理与发酵工程技术、生化分离工程、海洋微生物生态与资源开发。
研究方向和就业方向:
1.海洋微生物资源与生态学:海洋天然活性产物的微生物种质资源及其生态学调查,具有抗肿瘤、抗菌、增强免疫功能等活性的海洋天然活性产物的开发与利用。
2.食品微生物与发酵:微生物学方法在食品加工与品质控制工程中的应用,发酵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与改良,发酵工艺与过程测控,发酵目的产物的分离、提取及纯化。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于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相关管理、生产、科研、教学等工作。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
学 历:三年制硕士研究生
毕业生人数:7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较系统地掌握化学、生物学、食品加工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了解所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水平和发展动态,掌握现代实验技术与技能,具备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具有独立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学习课程:食品微生物学进展、食品物性学、高级食品化学与营养学、现代食品加工技术进展、农产品加工专题、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果蔬采后生理与技术。
研究方向和就业方向:
1、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果蔬采后生理与保鲜研究:主要从采后生理学、病理学及贮藏保鲜技术三个层次出发,研究特色果蔬产品腐烂的原因、调控机理,综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发保鲜新技术,建立控制易腐果蔬产品腐烂的综合保鲜技术体系,最大限度地保持易腐新鲜食品的品质,延长供应期。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主要针对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企业的现状,重点研究解决加工产品升级换代和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特别是出口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等,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2、水产品加工与贮藏:主要研究鱼类蛋白酶活性与加工特性的关系;鱼加工过程肌肉热变性机理研究;海洋生理活性物质、有毒物质的提取及利用;水产食品加工工艺技术、安全与质量控制;水产原料的保鲜与保活运输技术等。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于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相关管理、生产、科研、教学等工作。
生物工程
学 历:四年制本科
毕业生数:105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学习课程:生物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蛋白质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工程、化工原理、细胞生物学、发酵工程、生化工程、生化设备与设计等
适合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发酵与酿造、制药与生物化工、食品、环境保护、农业、园林等领域,从事技术研究与开发、检测、工程设计及管理等工作。
食品科学与工程
学 历:四年制本科
毕业生数:110人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能从事食品生产的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学习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分析、食品工艺技术原理、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质量管理学、化工原理及设备、食品机械与设备等
适合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食品加工与制造,食品原料与配料,食品物流与营销等企业,以及相关的研究所,大专院校和以食品产业为对象的经济管理,公共卫生,技术监督,商品检验和贸易等部门工作。
环境工程
学 历:四年制本科
毕业生数:56人
培养目标:具有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技术知识,能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内从事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以及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工作技能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学习课程:环境工程学、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水处理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CAD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环境评价。
适合就业方向:1、环保局、规划局及其它政府管理部门;2、环境监测站、环境科学研究所、学校环境专业;3、环境影响评价公司,企业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监测;4、污水处理厂,固废处理厂。
附件一:
集美大学2011届毕业生专业情况及各学院就业工作联系人一览表
学院 |
专业名称 |
学历 |
学制 |
人数 |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 |
生物工程 学院
|
研:37 本:271 总:308 |
食品科学 |
硕士 |
三年 |
16 |
联系人:陈志娜 电话:13859925199
|
微生物学 |
硕士 |
三年 |
14 | |||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 |
硕士 |
三年 |
7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四年 |
110 | |||
生物工程 |
本科 |
四年 |
105 | |||
环境工程 |
本科 |
四年 |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