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才服务·网罗八闽人才 |
|
动漫产业登陆我国大陆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一带,近年来在长三角、湖南等地也逐渐出现产业化的趋势。正在启动的中国内地动漫产业市场,2004年总创收约为117亿元人民币,2005年达600亿元人民币。2004年,我国大陆动画产量为3万分钟,全国相关企业仅百余家。目前的国际动漫产业,欧、美、日、韩呈争先态势。动漫业是英国的第一大产业;美国的网络游戏业已经连续4年超过好莱坞电影业,成为 全美最大的娱乐产业;日本动画业年产值在国民经济中位列第六,动画产品出口额超过钢铁。2004年,全球数字内容产业产值2228亿美元,与游戏、动画业相关的衍生产品产值超过5000亿美元。
有人称,动漫产业是继it产业之后的又一大经济增长点,动漫及衍生产品的巨大产值及其迅猛的发展速度,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从我国市场需求看,国产动漫商机无限。据测算,国产动画节目播出每年需要28万分钟以上,而国内实际制作能力只有两万多分钟,每年的市场缺口高达25万分钟左右,合计达200亿元。按国家规定的全国省级、副省级电视台三年内开通少儿频道的要求估算,两年后,全国每天需要5000分钟,全年需要180万分钟的动画节目,国产动漫产业产值空间将在1000亿元以上。也正是由于播出需求的增大,动画成了抢手的香饽饽。过去国产动画节目的播出价格是每分钟3元、5元,甚至免费播出,如今一些电视台已将支付给动画节目的每分钟价格提高到2000元。近年来,中国动漫教育也开始朝着多元化、应用型、高层次方向发展,为动漫产业提供和贮备了专业的制作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全国开办动画专业的大专院校在200所左右,在校生约两万多人。中国优秀而廉价的动漫人力资源让许多日本企业羡慕不已。此外,日本把大量动漫业务外包给中国,也是一个有利因素。中国北京、上海等地的许多企业在承揽日本的外包业务,拥有一大批年轻的动画制作人才。著名的手塚卡通制作公司15年前在北京设立了占地2000坪(1坪约合3.3平方米)的制片厂,日本nhk电视台播出的《火鸟》,其制作工作由日本埼玉县新座市制片厂的60名工作人员和北京制片厂的120名工作人员共同承担。该公司还投入资金对北京当地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有专家认为,中国应充分利用这一机会,营造良好的动漫产业投资环境,加紧培养编创、制作及经营人才; 培养目标:掌握全套maya三维影视动画片制作流程,熟练运用maya、zbrush、after effects、digtal fusion、premiere pro等软件,可胜任动画角色设计、场景设计、角色动画、灯光材质、影视后期等工作。 课程介绍:由浅入深地学习影视后期、三维动画相关知识,并进行各阶段流程的高强度专业化训练。这其中着重讲解了电视包装、影视特效、电视广告、动画短片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进行各阶段流程的高强度专业化训练,利用简单实用的案例讲解一些基础知识,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再利用大的商业案例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按照公司制作流程进行安排和要求。学员可直接参与公司的商业项目制作, 不仅可以了解项目制作流程更有机会参与前期的拍摄工作,积累完整的商业项目制作经验。 课程设置:cg艺术创作基础:学习二维动画的基础知识,学会设计角色、场景等前期流程,掌握把想象转换成作品的能力,了解艺术在三维动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更好地把握领会导演意图的能力。 建模:建模:基础课内容主要包括maya的基本操作,maya的基础架构,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maya的基本工具。为以后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学习电影级别的场景与道具建模, 角色模型制作,模型结构分析,模型布线分析,并完成能符合动画生产要求的模型作品;学习工业模型中常用的建模方法,掌握常用的nurbs表面的生成与编辑方法,可以轻松制作各种机械模型。 材质灯光:学习maya中各种材质的制作、高级节点的应用、灯光气氛的营造及表现手法,以及各种渲染工具的使用 ,结合实例,对学员进行全面训练。 动画与骨骼装配:学习骨骼与变形的方案,学习角色骨骼的搭建,使学生能够制作出符合动画流程的角色骨架。使学生熟练掌握动画规律 动画曲线的使用,掌握相机动画的使用,具备制作电影级别的角色动画的能力。学习maya中各种材质的制作、高级节点的应用、灯光气氛的营造及表现手法,以及各种渲染工具的使用,结合实例,对学员进行全面训练。 动力学特效:学习粒子动力学,刚体动力学,流体动力学,学习各种特效渲染原理及技巧,以实例为主,使学员能够轻松制作常见的各种效果。 后期:以实例为主,重点讲述较色合成与剪辑,使学员学会如何在自己制作的素材中加入绚丽的后期效果,制作完整的短片。 创作:通过项目实践使学生充分利用所学到的知识,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自己策划,创作,制作一部完整的作品。锻练团队意识。 学 费:4200元(含教材费、报名费、学籍管理费、考务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