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四六级证、计算机二级证已不稀罕,雅思证、注册会计师证、驾驶证、导游证等一些证书已成了大学生找工作前追捧的热点。大学生中的“考证大军”不惜重金,试图通过考证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但面对坐拥一身证书的大学生,企业真的会照单全收吗?
今年,精才网专门做了一项关于大学生为找工作而“考证”的专项调查,经过多天的问卷资料搜集,精才网发现一些学子们在考证上存在着较大的误区和无主动意识的盲目跟从。对此大学生说了一句很朴实却非常无奈的话:“考过总比没考过好,有资格证书总比没有强,说不定什么时候用到!”
福州某大学大三的张芯准备考物流师的资格证,但她对物流师的认识并不全面,比如高级物流师只有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才可以参加认证,中级物流师大学里这个专业的学生直接可以考。非专业的张芯却硬要花费3000多元钱,报名、培训准备去参加考试,而在培训课上老师上主要的任务就是划重点,很少涉猎相关行业的知识,想过关,只能靠死记硬背,最终还是没考上。而据精才网了解目前好多学物流专业的学生拿着证都难找到相关工作,张芯丝毫不了解该专业真实情况而盲目考证,自然得不偿失。
另一名大三的学生李海涛,在准备考驾照,而他的不少同学都参与IT方面的培训。说到考证的起因,多数同学表示,前几届的学长在找工作时好像能用得上,至于什么样的企业看中哪类的证件,他们并不清楚。
企业声音:
证书有时会看,重要的是能力
已举办过多场招聘会的福建精才网www.059rc.com坦言,对拥有证书的大学生企业在初选时会有所关注,但他们看中的多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一些专业相关性较强的比赛或是社会实践经验等,企业从中可以寻找出应聘人与职位的契合点。能力排第一,证书有时会当做一个参考而已。
谈到对大学生持证找工作的看法,安利(中国)南方区人力资源经理张萌也同意精才网的观点:“拥有这些证书只是个人资质的证明,公司只会将其作为一个参考指标,招聘过程中有时会有要求。但是我们企业更看重的还是大学生是否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是否在持续学习的态度、坦诚沟通等方面有潜质,接下来公司才会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培训。公司认为潜力是对应聘者们的基本要求,因为能力可以通过潜力培养,学历也可以通过潜力获得。”
精才网观点:
当年考证哥拥有30多个证,却还是打动不了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的心?“那是因为很多证完全是靠培训费买来的。考试时划重点,过关很容易。证书的含金量自然低。”从事人力资源的精才网陈先生表示,特别是资格证考试,有的证多家机构都在做,市场混乱,质量当然难以保证。这样的证拿出来,难得有几分说服力。这种说法也得到大学生考证者的认同。“考证总共花费一个月,学过什么现在都已经忘记。”厦门某大专的章同学告诉记者,学校为提高就业率会动员学生多考证,不过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
企业不看好大学生考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大学生来说即便考得一个资格证,也是理论大于实践,对实际工作的帮助并不大。“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太看重这些证书的,它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持有者的能力,我们更看重求职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其实很多单位都已经不看重应聘者那些证件,反而是主要看求职者有没有具备用人单位所提供岗位的工作能力。证书最多只是一个敲门砖,如果毕业生拿证书做文章而没有具备相当的工作能力,试用期过后也会面临被解聘的局面。”
精才网建议:
先规划再选择考证
大学生们的考“证”热,同样引起人力资源专家的关注。精才网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最重要的是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如果见“证”就考,很可能会耽误本专业的学习,还会浪费金钱和时间。证书越多越说明自己对未来职业的规划不够清晰,有这种心态的同学也很容易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迷失、受挫。
但是大学生在自己的专业或相近的专业领域内获得新的资格证无可厚非,考证前还应规划好自身的职业生涯,根据职业发展阶段需求来选择。而目前从证书的类型看,对大学生找工作有帮助大致分三种,一是与自身专业紧密结合的准入类证书,二是通用证书,比如营销类的,另一种是技能型的如网络认证、网页维护等。
收藏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