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人才网,泉州人才网,福州人才网等九地市招聘求职信息尽在福建精才网

    
 
首页 最新简历 最新招聘 企业招贴 培训教育 职场指导 人事文档
    搜索 地区:
分站导航
◎总站
◎福州
◎厦门
◎宁德
◎莆田
◎泉州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栏目导航:招聘会 | 普工招聘 | 人事文档
分类导航:| 政策法规| 薪酬福利| 求职指南| 职场新闻| 简历宝典| 面试宝典| 职业规划| 企业视角| 简历模板| 求职信模板| 应届生| 律师建议| 职场健康

人际交往中的跷跷板定律


2012-12-25 10:28:17  福建精才网www.059rc.com


核心提示: 要让对方高一些,就必须使自己低一些,要让自己高一些,就必须使对方低一些,这就是在人类行为意识领域占举足轻重作用的“跷跷板定律”。 
要让对方高一些,就必须使自己低一些,要让自己高一些,就必须使对方低一些,这就是在人类行为意识领域占举足轻重作用的“跷跷板定律”。竞争双方,出现“你高我低,或我高你低”的现象,就是“跷跷板效应”;竞争双方,为“抬高自己而压低对手”的现象,就是“跷跷板原理”。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相互给予彼此所需要的。对于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认清。

其实,以自我为中心,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障碍,它会阻止你的人际关系正常发展。因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总是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得失,而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利益;任何事情,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盲目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和态度。因此,这类人缺少朋友。

其实,我们每个人做每件事,都希望实现利益最大化,人际交往也一样。没有一个人愿意对他人无偿地付出,也没有一个人会得到他人无偿地付出。一段稳定的人际关系,必须保持相互交换的平衡。

其实,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两人踩跷跷板一样,和谐相处就要保持双方支出的平衡和对等。一旦彼此的交换不对等,那么就会像跷跷板一样失衡。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跷跷板定律。

凡事只想到自己,而不顾他人的人,大多是自私的人。 自私的人如同坐在一个静止的跷跷板顶端,虽然维持了高高在上的优势位置,但整个人际交往却失去了互动的乐趣,因而变得索然无味。对有的人来说,“自私”是有意识的,而有的人则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自私,是个性问题,比如那些天生就爱占小便宜、斤斤计较的人;而无意识的自私,是社交技巧的问题。无论是个性使然,还是不懂得社交技巧,我们都应该有意识地认识到人际交往中彼此付出的对等问题。要保持利益的互惠,要注意下面几点。

1.平等相待每个人

我们身边的每个人,无论职务高低、知识多寡、贫富差距、身体强弱、年龄长幼,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绝不能抬高自己而轻视他人,或是凭着自己有一些优势而拒人于千里之外。另外,在人际交往中,对于所有的人,我们都应该给予应有的尊重,尊重他人的人格、个性习惯、情感爱好和隐私等。

2.尽量帮助他人

在学校的道德教育课上,老师经常强调“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其实,如果功利一点地去看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为了自己而帮助他人。因为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每个人都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如果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没有伸出援助之手,那么当你深陷困境的时候,你也就没有资格向别人求助。所以,年轻人应该知道,帮助他人不仅仅是一种美德。

3.增加自己“被利用”的价值

既然交际是利益的相互交换,如果你要受人欢迎,吸引他人的话,那么就需要增加你“被利用”的价值。一切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都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那些对于自己来说是值得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建立和保持;而那些对自己来说不值得的,或是失大于得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逃避、疏远或者终止。

摘自:《改变你一生的108个心理学法则》

本信息由精才网编辑     来源:福建精才网www.059rc.com
收藏信息:
本类热门
热门新闻
精才品牌 | 客服中心 | 收费标准 | 关于我们 | 精彩下载 | 网站声明 | 友情链接 | WAP版精才网

Copyright (c) 2007-2012 www.059R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闽B2-20130059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07071388号

泉州市丰泽精才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地 址:泉州市丰泽区建行大厦17楼 邮码:362000  服务热线:0595-22175200 传真:0595-22174222

Email:870035359@qq.com 招商合作:870035359@qq.com 客户投诉:968990(电信短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