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又到来了,10月份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就要发布。面对考研、公考和自主择业,对于莘莘学子们该如何选择呢?
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
在我们的职场中,无论是否考公务员,如果对于只是找到一份“工作”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关键是想找“好工作”,那就得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毕业,进入社会,许多人认为两者不过是一线之隔,甚至年龄都没有变化,但仔细分析两者的区别却是天地之分。在工作中,学习重要,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环境不大,但竞争的氛围更浓厚;取得成果也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这种情况下,明确目标无疑是第一位,只有建立了目标,才能明确方向,利用环境,调动资源,制定适合自己的成长方案,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应该说,所有可能的就业渠道和就业途径,毕业生都可以一一尝试。在弄清楚社会、学校、企业和自己的情况后,就能够面对现实,做出自己理性的选择。
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
每个人的成长概括起来都需要两种力量,一是牵引力量,二是激励力量。工作目标之所以重要,关键在于具有对前进方向的引导作用,属于引领大家前进的牵引力量。因此,毕业生们应该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接着加强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总结。要知道,适应工作岗位必须建立多方面的工作目标而不能单打一。那么,明确并制定目标之后,我们应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呢?
在高校学生们学习基础课、专业课、核心课,掌握了许多概念、原理、知识体系。那么,工作中,大家就必须掌握工作技能,并且要量化到具体的标准上,比如,打字每分钟多少字,是否能够熟练运用EXCEL进行各种必要的计算等;再如,解决实际问题,能否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制定计划、安排日程、调配资源,从而妥善解决它;还有,分析问题能否抓住本质,全面地进行分析,有深度,有独到见解,能够说服别人等等。这就要求同学针对外部——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职业发展的路径,再结合内部——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明确方向,抓紧适应,加快整合,锻炼成长。
在就业人数又创新高的压力下,大学生一定不能急躁,应该想的是如何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锻炼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拥有社会和组织真正需要的本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公考”考生要闯三关
“公考”一般都要过三关,这三关分别是报考关,应试关和考察关。其中,在报考这一关,报考者可按照部门、职位、人数、层级、类别、专业、年限、学历、政治面貌、基层服务、专业考试、面试比例、工作地点、职业声望、薪酬待遇、考试难度、发展空间等选择自己适合的岗位。
虽然“公考”的难度大,可综观它的报名、笔试、面试、考察、公示、录用等环节,无疑是最为严格的录用考试,特别是笔试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面试类型《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是国内最为科学、严密的选拔考试。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贯彻执行以及文字表达能力。通过上面的内容不难看出,公考的科目与我们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甚至研究生阶段所学的内容完全不同。它不是基于知识的考试,也不是大学的“通识”教育,而是针对是否具有工作素质、能力以及什么样的工作能力的考试。因此,很多参加公考的同学都反映,通过复习准备,自己与人交往沟通和理解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了,从而为自己的未来生活和工作奠定了自信心。
小编寄语:针对“公考”的高烧不退中看来,公务员是很多人梦想的职业道路,这也从中反映出公考的考生面对的竞争力就越来越大,要想成为公务员行列中一员的你,不得不好好做一份职业规划,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你“公考”带来一份竞争优势。
收藏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