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职业粉丝”(简称“职粉”)招募首次亮相洛阳,赢得广泛关注。
免费看演唱会、与明星互动、接机……这应该是不少歌迷、影迷的梦想吧?原来和明星近距离接触除了不收钱外,还能赚钱。
洛阳人小徐在上海从事“职业粉丝”工作已两年有余,此次到洛阳是为招募新人。
“职粉”,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指的是职业的“粉丝”组织者。他们以制造明星为职业,组织“粉丝团”、拉票会,在各大论坛灌水、爆料,为选手炒人气,根据工作量的大小领取佣金。
这个新鲜的职业一亮相便受到年轻人的广泛关注。招聘信息发布首日,小徐就收到200余份求职申请。
行业:公司化运作,明码标价“职业粉丝”的底薪为2500元,视参加活动情况,还有数额不同的补助,最高有2万至3万元不等。也就是说,“职粉”也有职业精神,给钱了才去追星,痴迷程度明码实价。
前些年选秀节目火爆时,曾有人爆出“职粉”行规:举牌20元、喉咙嘶哑50元、泪流满面100元、哭到昏厥200元……如今,这个价目表已经不吸引人了。
小徐说,目前,“职粉”已进入公司化运作。以小徐所在的公司为例,总部在上海,长沙、郑州、洛阳都有分部,旗下的“职业粉丝”为全国各地的演艺活动服务。
小徐说,“职业粉丝”也是碗“青春饭”,行业人群年龄构成有60%以上都在30岁以下,多是一些大学生或者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但考虑到也有中老年明星,“职粉”也会适量招一些年龄偏大的粉丝。提醒:发展不健全,需谨慎选择洛阳市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赵海峡说,对演艺事业有一定热忱的年轻人不妨短期尝试,但该行业属新兴职业,行业发展尚不健全。目前“粉丝团”属于民间组织,各项保险也无法办理到位,从事该职业应慎重。
“职粉”工作内容
为演唱会烘托气氛,做“网络推手”。没活动时,负责收集平面新闻和图片并输送到各大网站和论坛;收集影像资料供下载;制作和维护选手个人网页和博客。
普通“职粉”:在一些演艺活动中举海报、喊名字,为选手造势。
较高级别“职粉”:去热门网站发帖,为选手制作个人网页、博客。
最高级别的“职粉”:与选手、主办方保持联系,组织拉票会、制作宣传品、与其他选手的“粉丝团”连纵等。
“职粉”薪水报酬
底薪2500元、活动期间食宿全免、视活动情况能收到数额不同的补助。演唱会上献花、上台互动等另有报酬,如上台互动一次800元。承担“网络推手”工作也有收入。
收藏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