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人才网,泉州人才网,福州人才网等九地市招聘求职信息尽在福建精才网

    
 
总 站 首 页 最新求职简历 最新职位招聘 行业招聘 培训教育 职场指导 人力资源外包
分站导航
◎总站
◎福州
◎厦门
◎宁德
◎莆田
◎泉州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栏目导航:招聘会 | 普工招聘 | 人事文档
分类导航:| 政策法规| 薪酬福利| 求职指南| 职场新闻| 简历宝典| 面试宝典| 职业规划| 企业视角| 简历模板| 求职信模板| 应届生| 律师建议| 职场健康

当工人不体面 宁做低工资白领


2012-7-31 10:14:26  凤凰网
不少高校毕业生觉得当工人不体面,宁做低工资“白领”,也不愿做高收入的“蓝领”。

功利浮躁的心态

7月25日,已经拿到河南工业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一个多月的小巩,还在为找工作发愁。

一份郑州大型超市的工作,刚刚被她婉拒。

“就算进了企业,起码也要坐办公室。”小巩说,这家超市开出的工资虽然是每个月3000元,但得先当两年柜台收银员,再去干行政管理工作,自己和家人都“接受不了”。

像小巩一样,因为“面子”而排斥服务类等“蓝领”工作的大学生不在少数。

来自郑州市职介中心的最新问卷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把就业目标定位于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大型民企,对于中小型企业及基层岗位不愿“屈就”。

“上了4年大学,花了家里五六万元钱,结果还要当工人,没脸见家人朋友。”一些前来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对记者说,上了大学至少应该在写字楼工作,守着电脑、传真机,怎能在生产第一线干体力活呢?

在一些高校,带有功利化倾向的就业辅导同样“侵蚀”着年轻学子的心。

“考上公务员、进入大型国企和考上名校研究生的大学毕业生,都是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提起的对象。”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小张说,自己参加了许多就业辅导课,都是考上公务员或到了大型国企的毕业生在介绍“成功经验”,没听说有哪个“蓝领”工人来讲一讲。

更大的压力还在于大学生当“蓝领”之后所遭遇的议论。一些媒体关于“大学生卖菜”、“大学生养猪”的报道,刺激了许多人的神经。

“一听说我是大学生,很多工友都觉得不可思议。”刚从河南一家煤矿企业辞职的大学生小李告诉记者,自己其实很想在基层锻炼,但上班没几天,就有工友问他:“你上了大学还和我们一样当矿工,上大学有啥用?”他哑口无言。

“蓝领”被片面理解

6月以来,记者走访河南多场招聘会后发现,一些企业的行政、管理类岗位应聘者如云,而营销类、操作类、服务类的基础岗位,尽管工资不低,却鲜有大学生应聘。

在许多大学生和家长看来,一说到“蓝领”,首先想到的是“干苦力”的,工作强度大、技术含量低、学历低、收入低似乎是“蓝领”的特定标签。

对于这种片面理解,不少招聘单位大呼“冤枉”。

“在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普及了高等教育,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充实到制造业第一线当工人。”中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谢耀红说,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工作期望值较高,倾向于一毕业就做管理工作。但事实上,在企业里,提拔的管理人员大多是有基层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只有懂技术,懂这个行业,才能管理好别人、管理好企业。”

在中信重工,高级技师的待遇高于一般行政管理人员,大家已司空见惯,因为这些技师为企业带来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中信重工工会主席何淳说,在中信重工这样的制造企业里,从普通技术人员到首席技术专家,有一个完整系列。技能人才也一样,从普通操作维护岗位到重要操作岗位、高级操作岗位,最后是与管理人员地位相当的“技能型专家”。大学生只要踏踏实实从基层做起,发展空间非常大。

但尴尬的是,肯在基层或“蓝领”岗位上工作并坚持下去的大学生并不多。

与之相对的是,国内劳务市场上具备有技术等级的求职者远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用工荒由沿海逐渐蔓延到内陆省份。

在郑州近期一些招聘会上,一些制造企业为高级技工开出了8000元月薪,但到头来也只是“一厢情愿”。

在技术人才缺乏的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市场缺口尤为明显。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数控机床操作人员缺口60万人、“软件蓝领”缺口40万人、汽车维修技术工人缺口30万人、护理人员缺口15万人。

盲目消费“高学历”

据权威部门预计,2012届全国大学毕业生近680万人,比2011年增加30万人,今年大学毕业生面对的就业压力更为严酷。

“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成功率偏低,已成为突出问题。” 郑州一家人才市场的负责人说,一方面,大学生对“蓝领”岗位不感冒,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刚毕业的大学生也不是很满意,不少企业更倾向招聘技校的高职学生。

现场统计调查显示,在郑州,大学生对薪水的最低底线是2000元左右,对工作环境和未来成长空间等要求较高。一些大学生甚至明确提出不希望出差、到外地或小城市工作,以及每年应该有一定的假期。

“企业招聘员工,首先是希望他们对公司有用,只要是人才肯定不会亏待。” 河南一家服装业企业的王经理说,自己的企业招聘大学生,同样是“两难”局面:一方面熟练技工大量短缺,大学生学习能力强能够尽快掌握技能,成长空间大,短期内有效弥补技工不足的空缺,长期来看能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职业能力不足,知识结构单一,企业需要承担大量的培训成本,而且大学生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择业时随意性大,频繁跳槽。

本信息由精才网编辑     来源:凤凰网
收藏信息:
本类热门
热门新闻
精才品牌 | 客服中心 | 收费标准 | 关于我们 | 精彩下载 | 网站声明 | 加盟精才 | 友情链接 | WAP版精才网

Copyright (c) 2007-2012 www.059R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闽B2-20070041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07071388号

福建零伍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地址:厦门市厦禾路820号帝豪大厦901   电话:0592-5145888 0595-22175200 968990 0591-88080700

本站关键词:泉州人才网  厦门人才网  福州人才网